昨天,和未來的弟媳長談,說到了1+1的問題,讓我有了一些新的感觸。


以單純的數學解釋來說,1+1,當然是等於2


以人和人的加法來說,1+1,有了非常多、不一樣的解讀。


 


一般交往中的朋友,都會說:「如果1+1,不能大於2,那還不如自已一個人算了。」這是我最常聽到的解釋。


這種算法,可以說是現實取向。如果兩個人在一起,不會比自已一個人快樂;如果兩個人的花費,不會比自已一個人節省;如果兩個人的約束,限制了自已一個人時的自由…聽起來,就是以「我」為出發點。「我」和另一個個體加起來,要大於2,這種感情才值得投入。


 


我弟媳的解讀是這樣:「兩個人在一起,就是一個共同體,如果把這個共同體比喻成這個咖啡杯(我們閒聊的時候,剛好在Starbucks^^),那麼,1+1,要怎麼塞進這固定的杯子裡?當然是要砍掉一些枝節才能塞進去啊!


對她來說,1+1,還是1


這個1,要經過很長時間的磨合;任何處境,都要盡量以對方為出發點,少掉很多的「我」;要犧牲掉很多的「自我」,才完成這個「1」。


我喜歡她的解譯。


 


聽過太多朋友的故事。常常會聽到「他怎麼不幫我想想」或是「他怎麼這麼不體貼」這一類的話。有時候,對比較好的朋友,我會忍不住直接問她:「那妳呢?妳幫他想過嗎?妳對他體貼嗎?」


在感情當中,沒有誰對誰的付出是理所當然的。沒有1+1一定要大於2這回事。


 


把愛對方,當成愛自已,那麼1+1,永遠是1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馬兒走江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